台灣碳權交易所年中成軍!將對每間企業設定減量額度



碳權交易是「先外後內」,先由國際碳權交易開始,但國內未來會對每一家企業設定一個減量額度,企業排碳量低於該額度時,可將多出的排碳量拿出來賣,反之則去購買碳權。

本篇來自合作媒體 聯合新聞網, INSIDE 經授權轉載。

蔡英文總統提出成立碳權交易所的政策,臺灣證券交易所將與國發基金在今年中將合資成立新公司「臺灣碳權交易所」,董事長由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兼任呼聲高。依現行規劃,新公司將由證交所主導,碳權交易是「先外後內」,先由國際碳權交易開始。

國內碳權交易部分,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,根據規畫,將以「減量額度交易」,也就是環保署會對每一家企業設定一個減量額度,企業排碳量低於該額度時,可將多出的排碳量拿出來賣,反之則去購買碳權。

為避免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後,企業「只買碳權、不自己減碳」,張子敏說,環保署會對各企業買國內外碳權做限額且需認證,最終仍希望企業自己減碳。

對於人事、證交所與國發基金股權比率,林修銘昨(20)日表示尚未定案,但新公司將由證交所主導。他進一步表示,臺灣碳權交易所是由環保署委託金管會,再授權證交所營運,將成立一家新公司,預計今年中或 8、9 月完成設立登記,相關細節正籌劃中。

林修銘指出,證交所去年便針對碳權交易平台成立專案編組,期間參訪日、韓、星等交易所就相關議題交流,今年 1 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後,與環保署、證期局組成工作小組定期討論,持續與國發會、經濟部、環保署及金管會等相關單位統籌規劃,未來將持續蒐集智庫建言,拜訪工商團體、環保團體聽取意見。

林修銘表示,設立臺灣碳權交易所,希望協助企業達成 2050 淨零排放國政策,協助企業在碳盤查後產生的碳權可以出售,創造減碳誘因且興利,激勵低碳、綠能科技創新;另外也藉由碳權交易增加國際間交流與合作,企業可透過臺灣碳權交易所採購較便宜碳權,創造經濟、環境和社會效益。

臺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將包含國內碳權交易、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。國內碳權部分配合環保署法規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,國際碳權將依國內企業需求與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,協助國內企業降低減碳成本。

證交所積極研究如何與各國碳權結合、認證;另針對國內碳費課徵、國際碳邊境稅實施及供應鏈碳中和等議題,將提供相關諮詢及宣導服務,以緩解企業碳焦慮。


資料來源:2023/04/21    https://www.inside.com.tw/article/31401-carbon-rights-Taiwan

作者: 鴻海 I SEE 夢想家 2023 Aug 17
[大咖來科普] 什麼叫做"新能源"? - 中華綠永續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鴻源
作者: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2023 Aug 13
【下班瀚你聊】2023-08-13 Ep.86 李鴻源示警台灣恐撞上6大冰山!8千億碳權危機..2024誰能解決?@TheStormMedia
作者: 中天電視 2023 Aug 12
【洪流洞見】民進黨的爛攤子,2024 新總統也棘手!侯柯賴三人誰的能源政策可行?李鴻源提問三位候選人回答“這些問題”!20230812@CtiNews